傩戏最原始的戏曲
2024/8/9 来源:不详傩(nuo),是一种古老的驱除瘟疫、祈求安康的祭祀活动,原始巫舞之一,一般在腊月、除夕举行。在远古时代,由于人们的认知有限,古人对各种天灾和瘟疫都充满了恐惧,认为是鬼神在作祟。这样的情感之下,就产生了“傩”。
人们把信仰的神力寄托在面具里,以及跳了几千年的傩舞上。这种思想内化为一种精神寄托,外化为傩戏角色的形象。
傩文化的原型孕育于远古时代的鬼神崇拜,成形于
夏商、周时期的祭祀之礼。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时被称为“傩”而举行傩祭时,驱除瘟疫的神即为傩神。而后又逐步完善于由汉至唐的宫廷仪式和民风民俗之中传承于后世。目前傩戏仍流行于江西南丰、四川、甘肃、贵州、安徽贵池以及湖北西部山区等地。
在远古时代,由于人们的认知有限,古人对各种天灾和瘟疫都充满了恐惧,认为是鬼神在作祟。秉承着“以恶制恶、以鬼吓鬼”的心理,他们认为凶神只有比恶鬼妖魔更加凶煞才能降伏和驱赶它们。人们只要戴上傩神凶煞的面具,就能够获得其更为强大的神力,人神合体驱遣傩神,驱除瘟疫、祈求风调雨顺。在祭祀的仪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歌舞也就是傩舞。源于原始巫舞,为中国蕞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头戴面具,手执戈盾斧剑等兵器,作驱赶扑打鬼怪之状。驱逐疫鬼仪式中敲击的鼓声为傩鼓,驱傩仪式中驱逐疫鬼的呼号之声为傩声。傩戏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向傩戏转化。而这种傩戏就是最原始的戏曲。傩戏在人物的塑造上借助面具来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的人物选取不同的兽皮。傩面具以柏杨和酸枣为原料或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