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乡村振兴道路上一对伉俪先锋的

2022/12/9 来源:不详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常言道:经济发展,水电先行。然而在石台县七井山八棚村就活跃着这么一对“伉俪先锋”,丈夫潘至胜“管电”,妻子潘秋女“管水”,两人都是中共党员,他们的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匠人”精神和勇于当担、无私奉献的情怀无不让人称道。在这对“夫妻档”的配合之下,他们无数次为当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更是被父老乡亲们亲切的称为七井山的“电父”、“水母”,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用自己的“苦”与“乐”见证着山乡巨变的壮举,用党员的坚定信念践行着初心使命。

  潘至胜正向潘秋女讲解器材使用方法

  “夫妻抢险队”的由来

  “论电力维修技术,八棚村的潘至胜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说起“老潘”的那一手绝活儿,当地村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啧啧称赞,着实信服。现年57岁的潘至胜,取得过硬专业技能和他工作履历及当时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把时间推回到年,由于地处边远高山,当时的七井地区发展环境相对落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上山只能步行,到了晚上全靠点煤油灯过日子;“电”对村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然而,潘至胜却有幸接触一门在当时很时髦的行当——放电影,这也结下了他与电的不解之缘。那个时候,七井山有电影看,对于老百姓来说可是天大的福利,结束白天的农忙,晚上八方乡邻是齐聚一堂,热闹非凡。有的人甚至是打着火把,翻山越岭来看电影的,一部电影群众甚至能看上好几遍,都不舍离去。但对于潘至胜来说,他更感兴趣的不是电影,而是那台用来放电影的汽油发电机,别人看电影,他却在看发电机。由于之前当过木工,做过桶匠这样的技术活,又酷爱和精通无线电修理,潘至胜“三下五除二”的很快把发电机发电的整套程序和机械构造烂熟于心。这期间,潘志胜也曾在村里干过一阵子副书记,主持村党支部工作,并在至年,担任七井贸易货站经理,负责周边贸易。到年,当地成立了农电管理站,将原来的水电站划归政府管理,考虑到潘至胜非常熟悉发电设备和原理,技术活儿也在行,便把他招了进去,担任技安员,并带领两名工人,负责设备运维工作;加上个人的刻苦钻研,很快站内的水轮机修理、排蓄故障清除等日常工作已不在话下,而且他还负责协助七井各村的电工进行维修工作,成为地方名副其实的“电力通”。直到年,实行并网发电,国家电网对七井架设了供电线路,潘至胜也划归到石台供电公司,仍然做技安员的老本行;年6月份至今,他一直担任七井供电服务站站长。

  潘至胜正为农户检修蔬菜大棚供电设施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从事电力工作,潘至胜如鱼得水,干的风生水起,自然离不开另一个人,就是他的妻子潘秋女。为了缓解丈夫的工作压力,在特殊情况下,潘秋女主动担当起得力助手的“角色”。七井地区为高山区,每年冬季这里便是冰天雪地,让潘至胜印象至深的是年的冬季,那一年冰灾雪灾特别严重。一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飘洒在八棚村黄尖组山峦间,铺天盖地。潘至胜接到通知,当地一处高压电线杆上的低压线,结冰负重造成断线并掉落地面,极易引起路人触电危险,需要马上抢修。这时候已是大雪封山,山下的抢修队已是鞭长莫及。寒冰阻隔,周边村组抢修员更是爱莫能助。

  没人可以帮忙,怎么办?修还是不修?答案是肯定的,必须得尽快修,把风险降到最低。但是,如若潘至胜只身一人前往,他就要背上近50斤的装备,冒着没膝的冰雪,徒步走上5公里,到达黄尖组故障点后还要进行高压电除险,并爬杆抢修恢复供电作业,经过长时间低温天气,那根电线杆早已成为滑溜溜的冰柱,加上负重前行,体力的消耗,一个作业存在很大风险。想到这里,同样熟悉他工作的妻子潘秋女不放心,便主动提出要一同前往,两人斟酌再三后决定一起上路,由丈夫潘志胜负责抢修操作,妻子潘秋女负责协助运送物资。为了给丈夫节省体力用于爬杆抢修,在行程途中身披雨衣的潘秋女主动背负起近50斤重的工具,与丈夫一步三滑的蹒跚前行。经过4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到达故障点,潘至胜马上熟练的用绝缘棒关闭电源闸刀,然后把断线接好准备爬杆。此时电线杆上已经附着厚厚冰雪,脚扣根本挂不住,潘至胜只得拿出锤子清理冰层;就这样,敲一截,爬一截。最终,在二人的努力下,他们顺利的完成抢修,及时恢复了供电。途中,他们偶遇路过的熟悉的乡亲们,见到潘秋女在给丈夫潘至胜扛工具,大伙儿都被这一对风雪中“先锋伉俪”所感动,“夫妻抢险队”其中,便有人脱口而出。从此,这美名便传开了……

  夫唱妇随,从“三个月”到“三年”

  长期以来,七井地区由于地势和气候因素,山高缺水是常态,水资源匮乏。为解决当地群众吃水、用水的生活生产难题,从年开始,石台县组织相关部门到七井山进行勘探,开始设计实施“东水西调”工作,架设管道,将与贵池石门与青阳南阳交界处的水源由东向西引入七井山。

  “怎么又停水了?麻烦你们马上想想办法,赶快搞通,自来水停了,地里也没水了……”农户的咨询电话隔三差五的就打到政府。虽然工程实施了,管道架好了,但是由于高海拔等原因,经常出现停水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水源管道维护抢修又成为新的难题。年8月份,七井八棚村主干道连续出现了长时间停水的情况,当地政府组织相关大量技术人员连续检修了两个礼拜,水依然没有通,一时间,这块“硬骨头”让大伙犯了难。无奈之下,突然有人想起精通技术活的七井“电父”潘至胜,“让一个‘管电’的来‘管水’,能行吗?”当时就有人质疑争论。然而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协调,潘至胜抱着试试的态度接受这项任务,他请了小工,带着徒弟,经过多次走访观察研究,断定应该是气流问题影响了水源流通。于是,他们扛着发电机和设备到水源点所在的山上,实施打孔排气作业,8月24日,随着第三个通气孔的打通,潘至胜的团队竟然神奇的恢复了正常供水。

  眼见着有了水,生活生产有了保障,当地群众对这位“管电”的水工潘至胜更是佩服不已。此时,当地政府负责人也出面有意让潘至胜来负责日常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工作。因为隔行如隔山,起初老潘担心不能胜任,婉言推辞。但考虑到当下供水对整个七井山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和人民群众急需,最终潘至胜答应先代理东水西调饮水工程管理员“三个月”的时间。于是从年开始,潘至胜除了干好供电本职工作以外,又开启了他的供水“生涯”。可没有想到的是,他带着妻子潘秋女一干竟然就是三年。

  万事开头难。回想那段最辛苦的日子,潘秋女感触良深:“年我家老潘接手的时候,我们每天凌晨4点钟就要起来跑,有时候这边点流量开大一点,另一边就没有水,反之亦然,令人头疼。由于当时生活用水和农业滴管用水共用一个管道,加上总水源点供水量恒定,到底下分点的水量不好把控,我们只能一个点,一个点反复跑,反复调试。而且在七井是高山区,每年上半年都会冻的相当厉害,当时这边的管道都是镀锌管,遇到低温及容易冻裂,管子破了,水一喷出来就马上结冰,一个晚上过去就是一朵大冰花。第二天,早已是停水一大片,然后就是抢修电话是此起彼伏。冬天抢修是个辛苦活,那个时候,除去工具,潘秋女还要背上两个热水瓶,专门用来解冻,手脚红肿冻裂是常有的事,抢修时扳手握久了,就拿不下来了,竟然就被冻在手上。”

  很快三个月过去了,在他们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期间八棚村再也没有停过水,优质的服务更是让群众反响一片大好,都请求这对“伉俪先锋”好事做到底,还要接着干,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本着便民惠众的宗旨,潘至胜答应继续代理东水西调饮水工程管理员工作,但这时间一久毕竟不是个事,因为他毕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有“应接不暇”的时候。这个时候妻子再次发挥关键作用,主动当起学徒,并成为他的“得意门生”。一开始,是在丈夫忙不过来,潘秋女只是跟着帮忙,随着工作的开展,她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开始熟悉工作,很快她也可以独立的实施一些常规供水抢修工作。

  起初的供水工作,对于潘至胜来说,正是得益于妻子的陪伴和协助,一起奋斗的日夜历历在目。七井这片悬在云中的净土,严冬来的也更早,年的11月份已经是寒风呼啸,冰雪刺骨。一天,停水再一次如约而至,潘志胜夫妇查遍了居民区网管终无结果,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总水源点出了问题。此时已经是将近晚上9点,而总水源点还在位于青阳,贵池,石台三县交界的高山上,海拔有多米的,距离八棚村村部有9里多路。机动车只能走一半路程,剩下就得靠步行登山,单程跑一趟至少1个小时。不由分说,“老潘”骑上摩托带上妻子就直奔目的地,到达水源点,潘至胜却发现了一个偌大黑影的耸立在不远处。借着电筒的照射望去,他们看见一座白色的小屋在黑暗处闪耀着光芒。谁在水源点造了一座房子?满怀疑惑,潘至胜和妻子小心翼翼的前去察看,走进才发现这是一座有2米多高的半球形“冰屋”,顺着缝隙进入屋子,在水管减压阀处,正垂直向上喷溅着大量的水花。眼前的这一“奇观”,让他们茅塞顿开,这座“冰屋”正是导致停水的原因,由于山顶气温极低,水刚喷出来就冻上了。关闭阀门展开检查,潘至胜发现,原来由于之前条件有限,管道衔接加固的时候没有密封橡胶垫,只是旧衣服代替;没有螺丝加固衔接,仅仅用细铁丝绑扎代替,时间一久加上热胀冷缩的缘故便产生了缝隙,这才出现漏水喷溅现象。由于当地缺乏橡胶垫,两人摊开工具包,先展开了应急处理,确保供水通畅,直到深晚11点才完工,到家已经凌晨1点钟了。

  天一亮,夫妻俩又马不停蹄的下山,去镇上汽车修理厂寻找废旧轮胎回来自己裁切成橡胶垫,再次赶赴水源点进行重新修复加固。“记得在年大年三十晚上,耳边响起了延绵不断的爆竹声,我却和妻子在漆黑阴冷的涵洞里进行抢修工作,孩子们还在家里等着我们回去,一把充电电筒照明能管一个小时,我们足足干了4个小时,一共买了4把电筒,直到天黑才回家随便炒了两个菜,算是把‘年夜饭’糊过去。也正是前期的艰苦摸索,才为后来保障供水通畅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再也不会为停水犯愁了,那些吃的‘苦’总算没有白费,这事情干着也有个‘乐’。”回忆往昔,潘至胜欣慰的说。

  潘秋女在进行供水抢修

  年,妻子潘秋女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当地政府考虑到工作熟悉程度和群众建议,由她正式接替丈夫潘至胜东水西调饮水工程管理员的工作。“水母”诞生了……

  “肋骨摔断了,老百姓的水决不能断。”

  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潘秋女接过丈夫的岗,一刻也没有歇过,一辆小三轮、一个工具包、一顶安全帽算是她的基本配置,白天黑夜“连轴转”就是她的状态。随着工作的开展,她的水源管理维修的技艺已经炉火纯青。一旦出现停水的情况,她总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藏匿在交错繁杂供水网里的故障点,并马上实施抢修,这一点就连她丈夫潘至胜也自叹不如。因此,“水母”潘秋女还有个很“神”的绰号,叫做“顺风耳”。由于长时间工作的积累,已经变得异常敏锐,对于细微水流声的洞察力较之常人要强上很多,以至于有村民怀疑她是否有特异功能。在不带专业听水器的情况下,潘秋女都能听到地下1、2米的水流的动静。

  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次中午潘秋女在镇上的银行检查水管。中途休息时,恰巧遇上银行工作人员吃好饭在院子里聊天,她也站在墙边晒太阳。“这墙里有水声,一定有水管漏了。”突然,潘秋女的一番话打断了大家,一群人都懵了,一起望着这堵干燥且完好的院墙愣了半天。“有水声?”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贴上墙去听,有人甚至趴在地上听,然后都摇摇头,说没有什么声音,甚至有人担心潘秋女是不是工作压力大,精神出了什么“毛病”。直到她拿出专业的听水器,让大伙去鉴定,结果是这院墙里面果然有流水声,叫施工人员一检查,里面确实有水管漏水,大家这才被惊的哑口无言。

  谈到她的“特异功能”,潘秋女摇摇头,笑着说:“一般人寻找管道故障点,是很普遍的找,这样很难发现深埋地下供水管网故障。而我是先思考会诱发故障的原因,然后再动身去找重点区域。比如我就曾今发现在一些管网地段附近有挖掘机等重工业器械施工,我心里便默默记下这些位置,这些重型机械的碾压施工是会导致管网不同程度受损的,也许短时不会暴露,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气候温度等变化,这些不同程度受损的部位就容易率先发生故障。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为和自然外因的干预,地下供水管网水压平稳,在短时期内是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所以,寻找这些地下供水管网故障点时要优先考虑人为或自然外因,然后再去寻找,加上我的经验丰富,观察仔细以及相关工具的辅助,寻故排障对于我来说,不是难事。”“还有的时候,白天水塔上的蓄水都放出去了,可用户却没有水用,这就说明有管道漏水,面对错综复杂的管道,寻找破损漏水点绝非易事。白天肯定是查不了得,因为千家万户肯定有人用水,管道内的水是处于流动状态的,干扰因素多。只有等到晚上12点钟以后,人们都入睡了,各家水龙头也都关闭了,此时管道里的水处于静止状态,水压也是最大的。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去查漏最好。因为没有人用水,只要哪里有水流声,那里就是十九有八九就是故障点,所以寻找破损管道故障点经常是要熬夜加班的。加上我长期工作锻炼,已经对水流声有一种职业敏感,甚至在不借助停听水器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听觉系统依然能发现及其细微的流水声,这一点强于常人,所以我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现故障点,没有什么‘特异功能’。”潘秋女接着补充说。

  然而,“水母”的工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七井八棚一带山高路陡,涉及到水源点的抢修,大多地势险要的地段,而且通水故障主要发生在冬季,加上冰雪覆盖,在抢修的过程中存在很大风险。年2月8日,潘秋女正在原八棚村村部后山开展抢修,不慎一脚踩滑,重重的摔了下来,当时只是觉得痛,也没有在意,她依然坚持完成抢修工作。事后发现身体疼痛越来越厉害,到医院一查,肋骨已经跌断了三根,医院。“我们都长大了,您也一把年纪了,这活儿不能再干了,冒着生命危险做这样的事情,能产生多大效益?爸把烟戒了,你那点小钱也都省出来了。”儿女医院,心疼而又埋怨的说。面对儿女的牢骚,潘秋女并没有回应,她知道孩子们是关心她。“秋女,你辛苦了,正是你的及时抢修,保障了大家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八棚群众感谢你。身体第一,好好养伤,祝你早日康复。”第一时间,当地政府也安排工作人员来慰问潘秋女。此刻,她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在她心里在乎的并不是钱,而是装着的一份责任和党旗下的誓言。

  潘秋女正在调试供水器材

  康复后,潘秋女并没有打“退堂鼓”。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又活跃起她的身影。也正如她和笔者说的那样,既然答应做一件事,就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不讲条件,不留‘烂摊子’,既然接了供水管理员,就应该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肋骨虽然摔断,但是工作还要尽职,老百姓的水决不能断。的确,群众的“水母”没有食言。

  “危难之时显身手,是党员本色。”

  潘秋女不仅有一手“管水”的绝活,同样,还有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年11月的一天,在平均海拔多米的石台七井山八棚村,早已是银装素裹。一米多深大雪和三尺来长冰溜“宣告”这里的冬天格外美丽“冻”人。“秋女,求求你,做做好事,赶快去救救我女儿吧!”一早,在潘秋女家门前,农户潘某急促呼救声打破小村的宁静。原来,相邻一里多路的农家,出生一个多月的女婴正高烧40度不减,这可急坏了父亲潘某,听说潘秋女会打针,他起早便踏着冰雪,用一柄铁锹硬生生铲出一条多米“生命通道”来找她求救来了。

  去救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面前的这一幕,让潘秋女傻了眼,一时间自然是不敢冒然答应。“现在这么大雪,山下的医生上不来,医院我们也去不得,村里又没有医生,现在这里只有你会打针,去给孩子看看,打个针吧!就算一针打没了,也不怪你,求求你了啦!”眼见着潘秋女没答应,说着,说着潘某忍不住哭泣起来。

  这时,丈夫潘至胜发话说:“秋女,不管你能不能帮上忙,人家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既然诚心来求你,你至少得去看看。”潘秋女眉头不由拧了起来,思索着她之前学那些医学知识,储备医疗设备只是为了方便给老公打针治疗。这是无奈环境条件制约,才偶尔客串一下“赤脚医生”,况且还是按照医生开的药仅仅打打针而已。可没想过凭着这“三脚猫”功夫去给别人救命,尽管孩子父亲是拍着胸脯让她放心,有事儿也不怪;可是这万一要是一针下去真要了人命,那可是她心里一辈子的罪孽和愧疚。但是,换位思考,眼前这位哭成“泪人”的父亲,面对大雪封山,无法出行,孩子高烧的危急情况,确实是没辙了,只能央求她这位村里唯一的“救星”。想到这里,潘秋女冷静看了看丈夫,坚定的对潘某说:“好,救人第一,我去试试。”

  带上医疗箱,潘秋女跟着潘某,顶着寒风,一步一滑赶往他家救人。到了现场,只见女婴两个小脸蛋已是烧的通红。潘秋女赶紧洗手,一面了解情况,一面给孩子量体温。根据孩子高烧时间状况,需要尽快退烧。潘秋女不慌不忙,摆好医疗物件,取出针管,装上消毒针头,先做皮试,然后取出一支青霉素和一支氨基比林药瓶,娴熟去头取药,消毒打针,一气呵成。见到孩子已经打了针,潘某一家可算松了一口气,然而这一头,潘秋女却并没有放松,一直待在一旁,耐心的观察孩子的情况,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婴儿逐渐退烧,发出啼哭,她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秋女,谢谢。真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才好!”面对孩子状况的好转,潘某一家人是激动不已。并拿上厚重礼品来感谢潘秋女。然而,潘秋女一再婉言谢绝后,便消失在风雪中……随着年七井村组道路提升工程的实施,七井山上通上了便捷的砂石路,出行得到大大改善,随之地方医疗设施的也得到提升,潘秋女就再也不用客串“赤脚医生”给丈夫打针了,但她这危难之时显身手的事迹却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如今谈及此事,潘秋女只是淡淡一笑,坦然的说道,那时候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不得已为之,因为救人第一,这也是一个党员的本色所在,使命所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都要时刻准备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应该做的。

  “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

  七井山,在上世纪末,是个人均年收入只有八、九百元的贫困山区,当地大多种植着水稻、薏仁米等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甚微。之后当地开展了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七井山地区高寒山区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从而逐步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这期间,作为七井山最富特色产业的高山辣椒一时间享誉八方,成为当地蔬菜销售中的“翘楚”。自从年,皖北经济强县凤台县与石台县结成帮扶对子,在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上提供帮扶后,给七井山高山辣椒种植带来福音,随着凤台帮扶支持七井钢架大棚建设,实现避雨栽培,让农户尝到了规模化种植高山辣椒的“甜头”。

  七井钢架大棚避雨栽培高山辣椒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在这片海拔至多米的崇山峻岭上,一片片高标准的避雨栽培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然而,这也给潘秋女带来“考验”,大棚的增加意味着需水量的激增。如何在有限蓄水当中,综合协调好生活用水和农业滴灌之间的平衡成为一道新课题。一开始,由于生活用水与农业滴管共用一个管道,她和老公只能每天凌晨4点就得起床去人工调节,尽管这样做辛苦又费时费力,但是实现了生活生产双保障。之后,随着政府对高山蔬菜支持力度加大,从水源点单独布设一条管网用于农业滴管,这大大提高了潘秋女管理水源效率。高山辣椒产业的兴盛,同样带来用水需求量的不断飙升,由于增加灌溉面积的需要,在原先一个总水源点底下又设置了七井、叶家、何家等几个分支水源点,这就要求水资源要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利用,一点都不能浪费。为了更合理化的用水,在总蓄水恒定的前提下,从生活用水里挤出水来用于农业灌溉,潘秋女进行计算规划后,晚上12点之前的时间,让大棚里的滴灌阀门一直打开,用于灌溉;到了晚上12点潘秋女就要挨家挨户地里跑,去关闭滴灌阀门,这样第二天才有生活用水。在整个八棚村,潘秋女每天晚上要跑30多个点,关闭30多个阀门,才能安心回去睡觉。当问及一个人生更半夜在山地里跑是否害怕时,她幽默的说:“毕竟女同志开始还是有点怕,比如怕五步蛇就穿上靴子,怕蚊虫就带上清凉油,怕黑就打上电筒。如果连害怕都没有用,那就只剩下坚强喽;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光怕没有用。其实,最怕的还是没有水,所以我这‘管水’的,就得想办法做点什么,对吧!”

  工作这么辛苦,收入应该可观吧?面对笔者的这一疑问,潘秋女坦然的笑了笑说:“说实话,一开始我们接这个事,还真不是冲着钱来的。我属于镇政府聘用的东水西调饮水工程管理员,水费就是我的工资,从年到现在,暂时还没有收过钱,干了三年多的时间,估计水费总的一起不到3万元,平均一年工资也就一万元左右。我们想的是,作为家住七井的一份子,我们本身也要用水,大家就更要用水,既然自己有一技之长,何不做一件利己利人的好事,看到群众都依靠发展高山辣椒产业增收致富,日子红火了,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党员应尽的责任。”

  从八十年代靠煤油灯过日子到万家灯火的盛世,从高山缺水度日为艰到“东水西调”吃水不愁,从“辣椒糊当油盐”的七井“老话”到一“椒”难求的致富“新篇”。如今,沐浴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走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棵棵绿油油的可人菜苗,一片片高标准的蔬菜大棚,一幅幅振奋人心的生产画面,不由让人喜上眉梢。随着大规模、商业化大棚蔬菜的广泛种植,当地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口袋”也渐渐鼓了起来。每当说起这段跨越式发展的佳话,见证这一华丽嬗变的村里人,无不对村里的水电专家潘至胜、潘秋女夫妇心怀感激和佩服。

  常常觉得人生很苦,是因为你还奔赴在乐的途中。潘至胜、潘秋女夫妇用他们的“苦”与“乐”展现了新时代建设者的风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对“夫妻档”正积极开展“传帮带”,把“绝活”发扬光大,让“电父”、“水母”的故事续写新篇。然而,他们的事迹仅仅只是一个“缩影”。在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石台县正着力把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传承弘扬好,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好,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衔接实施好;全县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加快建设新阶段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贡献新的力量。(舒春龙丁长杰周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