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雨天不再看海池州打造海绵城市建设典

2023/2/28 来源:不详

北京皮肤病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据池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池州市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3年试点已结束——大雨若瓢泼,城市可安然。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保留“外在美”的同时,逐步解决了城市内涝和城市黑臭水体等问题,让城市焕发了“内在美”。“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这是现在的池州。而过去,逢雨必涝,池州成了‘池’州。”提及城市发生的显著变化,市民徐智感慨道。

池州市根据“自然积存、自然净化、自然渗透”的海绵城市理念,以生态本底的保护和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为核心目标,形成流域系统治理的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完成建筑小区、道路、公园绿地、水生态水安全、PPP项目、能力保障等六大类个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总投资52.38亿元。

齐山大道铺设了大量透水砖,建设了下沉式机非隔离带、植草沟、溢流口和多个雨水花园。

齐山大道是池州市新老城区之间一条主干道。三年前,每到雨季,这条路还常常因为雨水无法及时排除而发生内涝,市民出行都成问题。如今,因风光旖旎,齐山大道两侧的湿地公园每天都吸引不少市民到此驻足小憩、锻炼身体。“这里风景好,空气特别好,跑起步来感觉心旷神怡,非常舒服。”市民唐满珍笑着说,她几乎每天都要来此锻炼。

百荷北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年考察重庆时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池州市始终把生态环境改善放在重中之重,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重点突出水体环境治理。百荷公园是主城区目前最大的开放性城市公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百荷北园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为山塔景区,面积约10公顷,但由于生态系统不健全等因素园内湖体一度成为黑臭水体,让不少前来游玩的市民止步。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百荷北园现在迎来华丽大变身,成为了一座“会呼吸”的公园。4月9日晚,记者遇到在百荷北园散步的市民王仁兵,“我今年已经72岁了,是土生土长的老贵池人,可以说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看到百荷公园从无到有,又看到它越变越美,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和骄傲。”

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池州市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城市发展理念逐渐转变,从海绵城市工程转变为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理念变成政府的自觉行为融入到城市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技术要求转变为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完善并固化。从海绵项目转变为海绵城市,将主城区作为一个主要水系,建成一个大“海绵体”,打造长江中下游丰雨小城海绵城市建设典范。

红河

年以来,池州市完成26个积涝点整治。通过实施水系贯通、排涝泵站、防洪堤坝等工程设施建设,城区基本实现30年一遇的内涝防治目标和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同时,通过成立专业化应急排险队伍,制定应急抢险方案,不断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做好外源截污的同时,通过清淤疏浚、增强水动力和有效的水质保持措施,让水连起来、动起来,将全市10条黑臭水体完全消除,清溪河、平天湖等城区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同时在水体周边增设栈道、休闲场地、绿道等设施,为群众增加休憩娱乐空间,变“龙须沟”为景观河。

市十一中校园里铺设大量透水砖,雨水可直接渗透到地下。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池州市主要根据现有的地形、绿地空间等条件建设海绵城市,真正留住“山水乡愁”。通过大力实施“海绵+”工程,对全市41个老旧小区实施海绵城市改造,统筹解决小区排水、停车、绿化、路灯等问题,惠及2.8万户居民。新增停车位个,路灯1盏;新建、改造城市公园7座,对城区全部14所中小学校进行海绵城市改造,通过白改黑、透水铺装新建改造市政道路27条。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内涵得到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