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安徽贵池冬季农俗之犁坂田,男人学犁
2022/8/8 来源:不详在贵池农村以前有秋冬农闲季节犁坂田除虫害的农耕农俗,这个一般在晚稻收割之后、田地结冰之前,把水田犁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田里有一些危害水稻生长的虫子幼虫或卵,用犁把田深翻一遍,把泥土里的虫子幼虫或卵翻出地面,在即将到来天寒地冻的季节里被冰雪覆盖,把这些虫子幼虫或虫卵冻死,从而减轻来年春季早稻的病虫害发生。
犁坂田相对于春天和夏天犁田后需要插秧来说要求要低一点,因此犁坂田也是青年男子初学犁田初生牛犊学耕田的最佳时节。
在过去男子学会犁田俗称“扶犁梢”是一个男人成年的标准之一,一个不会犁田的成年男子是要被村里人歧视和取笑的!因此犁坂田也是一个农村男子的从年少无知走向成熟,以后成家立业必经的田间考场!
学犁田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首先是在这个寒冷的季节要光脚下田(条件的好的家庭有软靴子);其次是扶犁梢需要体力,在每一行到头是要调转方向;第三要控制牛的的速度和前进方向。一般教犁田的都是父亲,这是体现父亲威严的场所之一。很多父亲这个时候都严格要求儿子学会犁田,先亲自示范,再不厌其烦不嫌劳累的的教,直到教会为止,因为这是自己儿子未来在农村安身立命的必杀技,儿子不会犁田,做父亲的脸上也不光彩、颜面尽失,因此再严厉也不为过。
学犁田时如果碰上的是家里的老牛相对来说要好一点,前进速度和方向好控制,如果遇上耕田经历不足的小牛,那将会更吃力,手忙就乱,不知所措!
耕田除了熟练的老牛还有不会耕田的初生牛犊,也是要教的,教小牛犁田也是冬天犁坂田的时候居多,也是因为犁坂田对耕田的技术相对来说要求不高的原因。
教小牛犁田一般需要三个人来完成,一个扶犁梢的,另外两个人在前面引导,扶犁梢牵牛绳的喊口令,快、慢、停、转弯等,最有特色的一句是“沟里”(牛脚必须在沟里)“撇---”(右转),初生牛犊是听不懂这些口令的,就靠前面两个人来拉牛头牛角、掰前腿校正引导,时间长了,小牛就能条件反射记住了,慢慢的就熟练了。
教小牛犁田还是一个非常耗体力的活,因为小牛体力充沛,你叫它停下来的时候他停不下来,你让它快一点用小树枝敲打它,它又会乱蹦乱跳,经常把犁和扶犁梢的人以及前面两个人都带翻了,满脸的泥巴。因此教小牛犁田都是三个会犁田的力气大的中年壮汉来做。
耕牛是过去农村的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称它为大畜生,很通人性,因此有的小牛教三遍就会了,能听懂口令,按主人指挥的路径负犁前行!因此在农村在批评某人笨时有时候会说牛教三遍都会了,你还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