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
2022/6/16 来源:不详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傩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场面多伴以锣鼓。
傩(nuo)从字面解释,人有困难,祈求神的帮助,傩戏是春节期间民间祭祀活动中形成的一戏剧形式,祈求来年祛除病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被誉为戏曲活化石。以其古朴淳厚的魅力打动人心。池州傩面具吸收和融汇了儒、释、道、巫的宗教意识和民俗、雕、绘画等内容,是民间艺术的精华。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地域风情、民俗工艺的文物。傩面具从民间工艺品演变为傩神,真实地再现了古代群众祈神保佑、驱鬼逐疫、灾纳福的美好愿望,池州傩戏的传承人有杜国斌、姚官保、章洪恩、江发根、姚秉琦、刘本荣等。他们为池州傩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
年,池州傩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上文字来源百度)
年农历鸡年正月随影像中国摄影网来贵池刘街、梅街、姚街一带,记录了这一古老的祭祀表演活动现场。现选取一些照片放入本篇以飨读者。
傩戏只在每年正月十五以前表演,正月初五前迎傩,初十后送傩。表演者神圣地从箱子里取出面具。
表演前的祭祀活动
这也是一种祭祀程序
戏剧表演
后台
欣喜地看到一些年轻人也参与表演使得这以古老的剧种得以传承
一些年幼的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红烛高香代代相传
万炮齐鸣,烟火永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