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要称重计费池州获空气补偿金115

2022/11/20 来源:不详

安徽省池州市码头边,正是下午时分,运送土方的卡车扬起漫天尘土,一时模糊了视线。远处,工人们正忙着为秋浦河故道岸线复绿铺设草皮。

看到此景,陈林急忙掐灭了手中的烟头,掏出手机开始挨个打电话,问询相关的负责单位,寻找解决办法。陈林是池州市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科的科长,过去一年里,他压力很大:“因为与过去不同,现在空气质量如果变差了,市里是要向省财政付费的。”

陈林所说的付费,指的是生态补偿金。年7月,安徽省出台《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是重要原则。

池州市秋浦河故道岸线复绿工程正在进行。朱凌君摄

暂行办法规定,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按照特定公式对各设区市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补偿金额度,年底统一清算,安徽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作为补偿资金。考核中,上一年同季度PM2.5、PM10平均浓度与本考核季度PM2.5、PM10平均浓度之差是重要指标,若平均浓度上升,所在地市则要向省级财政上缴生态补偿金。

怪不得有人说,雾霾也要“称重计费”了。比如,去年第三季度,六安、宣城两市空气质量小幅退步,须对14个市实施补偿。不过,由于去年第四季度空气质量同比大幅改善,六安、宣城两市第四季度获得的补偿资金远高于第三季度上缴的资金,因此在全年的结算中也获得了补偿。

年,安徽共有补偿金.3万元,16个市均获得补偿。其中,池州市获得补偿金最多,为万元;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马鞍山市、合肥市,分别获得万元、.5万元。

为什么是池州?

在长三角还算是新鲜事的

“空气补偿”究竟怎么补?

记者特地探访了池州

空气大幅变好的秘密

数据显示,池州市去年第三季度,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0微克/立方米、18微克/立方米,第四季度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21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年全年,池州市PM2.5年平均浓度4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1.3%,同比提升12.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大幅改善,获得生态补偿金也最高。

对于池州本地人而言,空气质量的改善则更加直观。比如,去年以来,公园里运动和散步的人明显多了。池州市内大大小小的公园很多,一般每隔不到2公里总能找到歇脚休闲之处,甚至到22时左右市中心的公园内还相当热闹,能看到不少散步、遛狗、钓鱼的人。

有人指点,要找空气变好的秘密,去“金家冲”看看。沿着一条干净整洁的沥青路蜿蜒向上,穿过池州贵池区墩上街道的石铺村和周边郁郁葱葱的林木,大约20分钟的车程便能到达道路终点,是一幢三层高的木质大楼。恍惚间,以为来到了九华山下的某个旅游度假区,直到看到“池州市金家冲矿业有限公司”标牌,才知进入的是矿区。

两年前,金家冲矿业还是一副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矿区的样子,噪音隆隆,沙尘漫天。一到下雨天,一片泥泞,走路根本“无从下脚”。金家冲矿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任国庆记得,初见矿区的破败让他望而却步,一度不愿投资。年,池州开始开展矿山综合整治和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但当时的金家冲矿业维持生产都“够呛”,根本无力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年10月,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牵头了矿厂与江苏刚大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合作,矿区才逐渐改变了面貌。

改变首先从修路开始。此前,进矿区的是条砂石路,因运输的大货车的碾轧,坑洼不平,扬尘漫天。新公司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投资多万元改造了连接矿区与交通主干道的道路,砂石路变成了沥青路,道路两旁还重新进行了绿化,矿区内的裸露地也栽树种草,边坡有了规范的治理,厂区改造一新。矿区内,新建了高标准的车辆冲洗站,又新建了标准化的密封厂房,原料矿石从破碎到加工都是车间化运作,全封闭、无污染。产业链也得到了延伸,任国庆介绍,厂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将矿石精深加工至化妆品的精细度,“加工出来的矿石粉手感可能比皮肤还要细腻”。

池州金家冲矿业有限公司,打造“花园式绿色矿山”。朱凌君摄

池州拿到的万元补偿金,

能干什么?够不够?

据介绍,这些补偿资金用于当地的锅炉淘汰、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整治项目,工业物料堆场新增除尘设施等大气治理建设,通过项目补助方式,推动污染减排,从而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可是,一个矿区光是修路就花了多万元,设备改造与环保投入更是“无底洞”。记者在池州了解到,正在建设大气环境网格化综合监管系统、机动车遥感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秸秆禁烧监管平台等项目,预计总投入也将超过万元。

相比动辄上亿元的环保投入,以激励为主的生态补偿金更显得“杯水车薪”。

怎么看待这一问题?一方面,关键因素也许还在于让经济效益“看得见”。在金家冲矿业,环保投入与产业链延伸后,利润更有保障了。任国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方面,由于生产条件达标,金家冲可以基本保证每年天左右的满负荷生产时长,避免停产整治等一系列的麻烦;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矿山整治工作,原来小作坊式的矿山被大量关停,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材料价格的上涨,而产业链延伸后深加工的产品的价格也更加可观,矿企的收益也更好。

任国庆说,他刚到矿上时,普通白云石子的价格每吨30元左右,如今涨了两倍多,而精磨的白云石粉的价格则超过了每吨元。更让人期待的是,未来矿区将变成景区,任国庆说,从一开始接手这里,公司就规划在矿石资源开采完后打造矿山景区。“我们采取边开采边复绿的方式,等矿石开采完后,旅游开发也已完成80%以上。这里的办公用房、一草一木都将是景区的一部分。”

不仅是池州,长三角徐州、湖州等地都曾是矿区集中之地,如今都在通过大投入让矿山复绿。生产设备和流程的更新升级,主体还是在企业,政府能做的,更多的是政策上的鼓励与引导。

在池州,“控煤”也是关键。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从年起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工艺,推动生产升级。去年,公司淘汰了35蒸吨/小时的工业燃煤锅炉,转而建起长长的蒸汽管道,从电厂引来余热,既减少了排放,还节约了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吴旺顺介绍,企业早有技术升级改造的打算,但无奈此前因为技术难题一直无法攻克。去年引进了新的技术并进行了生产改造后,每年大约能减少燃煤3万吨,不但污染的排放减少了,成本也得到了控制。此外,由于项目符合当地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池州市生态环境局给予该企业40万元的补助。

创立于池州的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汽车尾气治理。董事长刘屹介绍,研发的产品可以消除发动机95%甚至是99%的主要有害污染物,除了汽车,还可以应用到各类机械、船舶等重污染行业。刘屹是池州人,回国10年,对于家乡在空气治理上的成绩,他体会颇深,其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空气的好转。

池州市贵池区梅龙街道省道沿线是当地畜禽养殖户的聚集地,公路两边常年异味难消,夏天是臭气熏天,周边居民投诉不断。好在,去年4月初,安徽开始专项整治长江安徽段污染突出问题,沿线的所有畜禽养殖场所都被关闭清理。一时间,养殖场内50多万只鸭子的短时集中销售成了大难题。为此,池州市长雍成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吆喝”“叫卖”起了鸭子,表态“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保障农民收入,最大限度减少养殖户损失”,一时成了“网红”。

相比万元的补偿金,政府引导,多管齐下,打造治理大气污染氛围,更有“撬动力”。

池州港港区内建起了喷淋系统以防止扬尘。朱凌君摄

“空气补偿”的未来

“空气补偿”并非安徽首创。追根溯源,新安江流域是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先行探索地。浙皖两省在新安江流域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通过两轮6年试点探索出“新安江模式”。这样一场看似“赌局”的治理新法,利用奖惩机制的杠杆,撬动了地方在空气治理上的积极性。“新安江模式”出自新安江,但肯定不限于新安江;源于水,但不能仅仅在于治水。“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说来简单,但从实际执行来看,除“新安江模式”外,生态补偿很少能跨越省界等行政藩篱。而“空气补偿”,相比联合治水,更需要多地联动、多方参与,完善机制。

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当下,不少人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