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上中心学校有何教育密码人民资讯

2023/6/24 来源:不详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不少学生进城就读,一些乡村办学规模逐渐缩小。然而对于贵池区墩上中心学校来说,却是另一番景象:虽然这里进城方便,但生源一直稳定,甚至还有区外的学生“慕名而来”。近日,笔者走进这所农村学校,探寻其独特的“教育密码”。   该校坐落墩上街道集镇东南侧,下辖2所完小、6个教学点,2所中心幼儿园、2所附属幼儿园,有教师人,学生、幼儿余人,教学班级56个,办学规模居贵池农村学校前列。这在当前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的背景下似乎有些“另类”。   在校长魏来宝看来,他们的“另类”与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毫不掩饰地说:“最主要的是学校教学条件不比城里差,教师也是以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为主,教学质量很稳定,家长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怎么选择。”   走进该校,映入笔者眼帘的是一栋栋教学楼错落有致,机动车、自行车分区停放,校园整洁美观。标准运动场上绿草如茵,学生们正在整齐划一开展大课间活动……魏来宝感慨地说,学校办学历史有66年了,但变化最大的还是这几年。过去的学校也曾一度面临硬件薄弱、师资老化、没有特色等困境。好在赶上了教育发展的好时机,年贵池区投资余万元对中心学校本部进行了迁址重建,从先前的一栋孤零零的三层独楼发展到教学楼、综合楼、餐厅、标准运动场等星罗棋布的格局,本部学校还像城区学校一样每个班都配备了班班通设备,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广播室、美术室、音乐室,心理咨询室等也一应俱全。   魏来宝认为,学校的发展表面上看是生源和教育质量的竞争,但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进步率。首先,他们在改善硬件环境的同时,不断完善软件建设,尤其是从德、能、勤、绩等角度建立了教师“多元”评价体系。对这套考核体系,学校并不是领导班子坐在屋子里讨论下就敲定,而是经过制定草案、征求教师意见、修订、教代会通过、试行、再不断修订。尤其是在评优评先过程中坚决杜绝讲情面、找关系等情况,这种始终如一的“不近人情”给了每一位教职工静心工作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如今,这套考核制度已成为同类学校效仿的对象。其次,他们一门心思地抓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着力做好“传帮带”工作。过去五年,该校陆续新进教师50人。如今,这批青年教师已崭露头角,成了师资的主体。年轻教师的优势很多,让过去学校无法开设的英语、美术、音乐课程都一科不落地开设起来,给学校增添了活力。但不足之处也明显,比如:教学经验匮乏,乡村工作条件苦,难以踏实从教,进城愿望强烈。对此,该校一方面努力改善教学环境,让他们安心工作;另一方面,不放松对青年老师的培养,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站上去练,坐下来悟,拉起手帮,踮起脚赛”的名师培养战略,使一批批年轻教师成长起来,该校现拥有市“十佳教师”2人,市、区级优秀教师6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6人,区级教学能手17人。   学校环境好了,师资队伍稳定了,那怎样让学生学好呢?该校除加强教研力度,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向课堂要质量;结合当地实际,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设特色课程,解决农村学生厌学、坐不住的问题。比如,中心小学常年开展“罗城民歌进校园”活动,普及罗城民歌基本知识;茅坦小学十余年来常态化开展“爱鸟活动”,将“湿地保护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年,贵池区在该校设立“茅坦十八索湿地学校”,这是安徽省第一所湿地学校。这些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不仅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还营造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该校分别荣获了“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安徽省幼儿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池州市校本培训优秀学校”等荣誉,学校教育质量更是稳居市、区农村学校前列,连续多年获全区教育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学生成绩抽测第一名的好成绩。   办学环境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吸引着学校辖区内老百姓的目光。该校四年级三班学生方涵秋的父母原本计划到城里陪读,但了解学校情况后,就决定让孩子在本地就读。与方涵秋父母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近年来,该校本部生源持续增长,从先前的多人增至余人。对此,去年该校又启动了总投资万元的综合楼及附属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可以投入使用。届时校园里又将增加24个教学班,并增添篮球场、羽毛球场等附属设施和一批新教学设备,学校环境能进一步改善。

本文来源:池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