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出游,请不要错过这几个地方

2024/8/14 来源:不详

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区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池州,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介于东经°38′至°05′,北纬29°33′至30°51′之间;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区3县,户籍人口.4万(年末)[1]。西汉时区境大部初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东汉至三国时,池州属吴国丹阳郡地。年,池州专区成立,隶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年至年,两次撤销、复设池州地区,隶属安徽省。年,撤地建市。池州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区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2]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诗仙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留下《秋浦歌》等众多诗篇;晚唐杜牧曾任池州知府,所作的《清明》使杏花村闻名于世。夏商王朝时期,区内政区设置无考。周朝按山川物产分天下为九州,池州属扬州之域。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两级政区制,区境大部属扬州之鄣郡,西南境属九江郡之鄱阳县。[5]西汉时,区境大部初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前)改鄣郡为丹阳郡,今贵池市、青阳县、石埭县以及东至县的大部地区均属丹阳郡。区境西南部——今东至县——部分,属豫鄣郡鄱阳县地。东汉至三国时,池州属吴国丹阳郡地。丹阳郡属扬州。西晋、东晋,池州属扬州宣城郡、豫鄣郡地。西晋惠帝元康元年()豫鄣郡改属江州,池州属江州豫章郡地。南朝(宋),先属扬州宣城太守之域,后属宣城郡、淮南郡地。南齐,属南豫州宣城郡地。梁,属扬州宣城郡、南陵郡地。陈,属南豫州宣城郡、北江州之地。[5]隋,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州统县;隋炀帝大业三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隋代,池州先后属宣州、宣城郡。唐武德四年()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年()撤,领地还隶宣州,池州属宣州之地。唐天宝元年()改州为郡,原池州地称秋浦郡。《通典》“秋浦郡”注:“池州分宣州置郡”;清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秋浦郡,实唐天宝年间之称”。唐永泰元年()复立池州,隶属宣州观察使,州治从石城迁至鱼贵口(今池州专署驻地)。唐元和年间(—),改池州为池阳郡。清光绪二十五年()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池阳郡,宋《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皆言因唐之旧,不言始于唐何年”,“池阳郡名,必立于永泰、元和之间也。”五代十国,池州之地先属杨吴,后属南唐。南唐升元二年(),改池州为康化军。宋,置池州池阳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阳郡,领县六”。宋至道三年()池州池阳郡属江南东路,绍兴初年属江南路。[5]元,至元十四年()升池州为池州路,先后隶属江淮行中书省、江浙行中书省。明,池州先后为九华府、华阳府、池州府,直隶南京。清,如明制。池州府先后隶属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民国3年(),池州府裁撤,原池州府属县划入芜湖道。民国17年废芜湖道,各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至38年,设立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贵池县,直隶安徽省。年5月,池州专区成立,隶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署驻贵池县。年2月至年5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分别划入安庆专区、徽州专区、芜湖专区。年5月至年1月,复设池州专区,直属安徽省。[5]年1月至年8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并入安庆专区、宣城专区、徽州专区。年8月,复设池州地区,隶属安徽省。年6月撤地建市,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九华山风景区和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景区内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余件。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九华山(Jiuhua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于东经°43′-°80′,北纬30°24′-30°40′之间。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余件。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年,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于唐天宝年间((壬午年)~)改名九华山。方圆公里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2]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方圆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米,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30°。[3]九华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十王峰最高,海拔米。主要风景集中在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现存寺庙99座,佛像万余尊。著名的寺庙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达千余件。山中还有金钱树、叮当鸟、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4]南朝时,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数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秀山门外,距今已有年历史,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著《清明》诗使之名扬天下。世人誉杏花村为“天下第一诗村”,村内树木葱郁,杏花在林,小桥流水,酒旗若现,怀杜轩、青莲馆、昭明堂、吟诗台、半亩园、杏花岛、六朝长廊处处流露出村的意境、诗的芬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溪古寨:又叫金家村,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乡的深山峡谷中。里,大山深处生活着多户神秘的匈奴部落族后裔。南溪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村寨。民房全是徽派建筑格式,还有部分元朝和明朝的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安徽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