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全面小康的绿色底色潇湘晨报
2022/8/22 来源:不详新春伊始传喜讯,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今年1月全省16个地级市地表水质量排名,池州排名第二,地表水质量同比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三。回看去年,空气优良率为88.5%,重污染天数为0,较年增加11.6个百分点;全市7个国控断面除升金湖中心点断面水质目标为Ⅲ类外,其它6个断面水质目标均为Ⅱ类,全部达标……一组组数据显示年我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过去一年,我市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纵深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持续巩固提升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让池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进一步擦亮全面小康的绿色底色。
看得见蓝天望得见远山
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黑色金属冶炼、特种钢材、高强度抗震钢筋轧制的企业。企业进行了炼钢二次除尘超低排放项目改造,确保排放标准稳定达到颗粒物排放10毫克每立方米以下,这也是我国制定的钢铁行业最低排放标准。近年来,贵航特钢始终将节能环保放在生产工作的首位,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回收利用,并实施各种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从源头上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我市实施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全市新(改、扩)建项目全面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开展全市涉VOC重点行业企业摸底调查,实施“一企一案”,提升VOCs管控能力。
年,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控煤、控气、控尘、控车、控烧等“五控”措施,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年度重点工程。65蒸吨/小时锅炉超低排放改造、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淘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年度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混凝土搅拌站新建或改造除尘设施、建筑工地扬尘整治、省级以上开发区集中供热改造等重点项目完成率均为%,工业物料堆场扬尘防治完成率为%,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完成率为%,编码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台,淘汰老旧车辆88辆,排污许可发证登记企业家。
受静稳天气影响,年12月24日18时,我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响应,“我们提出了健康防护提醒、建议性污染减排和强制性污染减排等措施,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马卫中介绍说。我市重新修订印发了《池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成立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全市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工作,科学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细化应急减排措施,编制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对家重点行业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管控,严格按要求编制了工业源和移动源清单。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4,空气质量居全省第三,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下降17.67%),在全国个重点城市中改善幅度居第九位,降尘量为2吨/平方千米·月,居全省第二。其中,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34、8、26、51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第95百分位数1.1毫克/立方米,臭氧(O3)第90百分位数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一江清水向东流
1月29日,市生态环境局督导组深入贵池区墩上街道、梅龙街道、唐田镇等地,实地查看长江入河排污口,认真核实分类整治类型,深入了解该区整治工作进展,指导下步工作。
入河排污口连着河流和陆地污染源,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网格,整合属地政府、生态环境执法(监测)及第三方检测机构资源,成立44个监测溯源组,排查出长江入河排污口个、监测排污口个、溯源排污口个。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我市进行收集、梳理、汇总,初步建立农村面源污染、生活区区域面源污染、建筑工地临时排口污染和工业企业污染四类问题档案,并针对四类污染问题分别建立问题责任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在具体整改过程中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一口一策”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打造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池州样板”。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年12月31日上午10时,随着一声指令,市渔政执法船队鸣笛出发,驶向相关水域开展执法检查。禁捕之后,大量渔民需上岸谋生,妥善做好渔民上岸后的转产安置,事关长江禁捕退捕的成败。我市抓实抓细精准建档立卡,逐船逐人登记造册,做到不落一船一人,确保捕捞退得出、渔民稳得住、禁捕管得好。51岁的陈文学是贵池区乌沙镇灯塔村村民,和同为渔民的妻子汪彩红一起打渔过了大半辈子。“禁渔令”实施后,陈文学主动上缴了自家的渔船、渔具。他大胆尝试自主创业,利用村里废弃的荒地,流转一百多亩地挖塘养鱼,年纯收入达5万多元。陈文学还主动申请加入了长江禁捕乌沙联合执法基地护渔队,“这么多年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哺育着我们,我希望能尽一份力保护好长江!”
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围绕“六无四清”目标,即:无一条捕捞渔船、无一副捕捞网具、无一个捕捞渔民、无一起捕捞生产、无一起非法偷捕行为、无一条刀鱼等野生江鲜上岸买卖,做到问题清、原因清、整改清、责任清;同时,加强禁捕管理,坚持宣传引导、联合执法、常态监管三管齐下,确保“禁渔令”落地见效。
守护一方水土留住悠悠乡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干净的水环境、良好的土壤环境是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一个重要根基。年1月至12月,我市相关断面水质提升24次,净获得生态补偿万元,为历史最好水平。全市在用的5个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在测乡镇“千吨万人”规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全市各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管网正常运行,园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全市主城区及县建成区5个主要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工作,出水水质进一步提升。
一直以来,因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产生农村黑臭水体,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成为美丽乡村的一块“伤疤”。按照《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我市三县一区已完成规划修订工作,实现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和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制定了《全面整治劣V类水体》实施方案,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共投入资金万元,选择殷汇镇牛车河、牛头山镇前江莲花塘和长林村凌姓组池塘三处黑臭水体开展整治试点,目前均已完成并通过验收。
我市开展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完成对家企业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和4处疑似污染地块的排查工作,及时发布38家土壤环境重点年度监管企业名单。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严格执行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周边新、改、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完善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让、改变用途等环节监管。逐年推进耕地污染防治,年7月下旬,市本级和青阳、石台县启动了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汇总工作,形成的“二报告一图册一清单”已通过专家组审查验收。
去年12月份,我市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围绕一般固废、危废及“散乱污”企业、矿山污染及生态修复等13个方面,实施全方位、地毯式排查,深入摸排各类关联性、衍生性问题,并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和高标准、严要求,强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年,全市建立“1+7+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清单,整改销号39个,其余问题均达到整改时序进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