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六元及第,朱元璋亲自
2024/7/30 来源:不详楔子: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到宋朝时期已非常成熟。在近年的科举历史上,最顶尖的“学霸”并不是那些状元们,而是那些连中解元、会元和状元的“三元及第”者。
因为状元每三年几乎都会产生一个,但一个人能在三个不同层级的考试中都能考取第一名,那才是真正的不易。
在中国历史上,荣获过“三元及第”这项荣誉的人,仅有16个。
那么,古代科举考试中,最厉害的“学霸”就是“三元及第”吗?显然不是,站在科举最顶端的“学霸”,被称作“六元及第”。在中国历史上,“六元及第”的人仅有两个。而本文的主角黄观,就是千古第一人。
下面,笔者将通过史料,为大家讲述明朝“超级学霸”、连中六元的名臣黄观,希望通过他的事迹,让大家有所感悟。
一、黄门出魁首,连中小三元《明史》记载:
黄观,字伯澜,一字尚宾,贵池人。父赘许,从许姓。
黄观,字伯澜,又字尚宾,他的老家在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县清溪金墩。他的家族自南宋时期就是书香门第,只是到了元朝家道中落。元朝末年,黄观的父亲不得已入赘许家,所以,黄观刚出生的时候随母姓,叫许观。长大后,黄观恢复父姓。
黄观生于元朝至正二十四年,他4岁那年,朱元璋才建立明朝。黄观自幼聪慧过人,读书非常勤奋,很小的时候就能纠正古籍中的错误。他父亲觉得他颇有天赋,便带着他拜元末大儒黄冔为师。在黄冔的教导下,黄观的学业突飞猛进。
黄观自幼熟读经史,按理说本应在十来岁时就参加科举,但是,根据《池州府志》记载,黄观第一次下场考试,是在洪武二十年,也就是他24岁那年。
之所以会这么“晚”,是有特殊历史背景的。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沿袭宋元制度,用科举考试来吸纳人才。可是,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举办一次会试之后,发现这些人才只会“虚文”,于是下旨废除科举考试,改为地方官推荐人才。
可是,朱元璋摸索了很多年之后,发现还是科举考试相对有优势。于是到了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下旨重新开科。
不巧的是,黄观的父母在洪武十七年左右先后去世,因此待黄观守孝期满,参加科举县试的时候已经到了洪武二十年。
古代学子参加科举,最初要先参加县试和府试(合称童试),即分别在县、府两地通过地方学政组织的“大考”。有些地方只需要考一轮(两场),有的地方则需要考两轮(四场),只有通过县试和府试,才能被称作童生,只有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考秀才。只有考中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举人,然后才能入京参加会试。
黄观在县试和府试中发挥出色,不仅考中了童生,还都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人们都夸他是“天才”。接下来,他参加院试,又考中第一名,不仅考取了秀才,还夺了个“案首”。
从县试、府试到院试,黄观连续三次考中第一,在当时称之为“小三元”,再加上黄观是一气呵成,更是难得。众人纷纷为黄观庆贺,但黄观却非常淡定,因为他知道,在漫长的科举道路上,中个秀才,才只是起步阶段。
二、孝子赴南京,金榜又题名在明朝,安徽属于南直隶管辖。在黄观考中秀才的第二年,他被当地学政推荐到了南京太学读书。这一年,他带着族人的期望,来到位于南京(应天)的南直隶太学。根据《国朝献徵录》记载:
是岁领乡荐,造诣日益深,同舍推服……尝绘父母墓图携以自随,阅之泪辄下。
意思是,黄观被推荐进入太学之后,文学造诣日益精进,太学的同学都非常佩服他的学识。黄观在离开池州前往应天之前,曾到父母坟前拜别,并将父母的坟茔画成图纸带在身上,每次观看,他都泪盈于睫。
《后汉书》中有一句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意思是,若想得到忠臣,需要到孝子的家门去求访。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是孝子,那么他大概率会是忠臣。
黄观如此缅怀自己逝去的父母,满怀孝义,说明他大概率是个忠义之人,这也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且说洪武二十三年,黄观入太学。当年秋天,他在南京参加乡试。根据《钦定续文献通考》的记载,黄观在这一年考取了乡试第一,即解元。
在古代,乡试三年举行一次,是在秋天举行,乡试第一名是为“解元”。会试是第二年春天举行,会试第一名是为“会元”。若通过乡试,考中举人,接着第二年便可以进京赶考。所以,又有人称乡试为“桂榜”,称会试为“杏榜”,二者是有连续性的。
考中举人,而且还夺得解元,这本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黄观却拒绝同窗们为他庆祝。他对着父母的牌位汇报完自己的成绩后,又开始专心攻读。
相比于其他考生,黄观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本身就在南京太学读书,南京是洪武时期的都城,他考中举人后不用千里迢迢“赴京”赶考,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下图为黄观书法。)
第二年三月,朝廷举办会试,作为南直隶的解元,黄观自然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