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山水文章打造诗和远方池州
2025/1/19 来源:不详车辆有序进入九华山风景区
□记者陈淑芬/文通讯员江靖/图
从千万博主“小黑诸明”屡次来池兼任“文旅推介官”,到百万网红“羊毛月”跟着盲盒在池开启“治愈之旅”,再到故宫“网红院长”单霁翔来池“围炉煮茶”话发展……
“诗城”池州,正变得更好看、更好玩、更有趣,不仅吸引八方游人纷至沓来,还释放出强劲的“吸附效应”——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43.32%;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54.24%。
流量热度的背后是池州在发展中起步、探索中前行、调整中提升的力度。近年来,池州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抢抓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机遇,大力实施文旅产业六大行动,加速推动产品升级、业态重塑、基础再造,全面打响“山水池州·灵秀九华”旅游品牌。
山水为体创新文旅发展新业态
行走老池口历史文化街区,润思祁红老茶厂“修旧如旧”,与孝肃街、杏村西街、府儒学、秀山门“梦幻联动”,未来,这里将更新打造成为池州的城市会客厅……
驻足文宗古村观澜桥,一间间屋舍依山就势而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古村、田园、山水交织相融,既蕴涵现代艺术的气质,又诠释了东方美学的魅力……
徜徉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老田村,市民游客从“花花乡村音乐会”中体会时尚潮流与山水美景的碰撞,未来,这里将携手九华山博物馆项目,打造夜间智慧旅游沉浸式空间,催生“古村夜游”新“夜”态……
项目为王,服务为先。近年来,池州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把深入实施重点旅游项目带动战略作为重要突破口,围绕扩量、提质、增效的投资要求,着力推进和招引一批文旅项目,重点构筑以项目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三年来,全市共签约引进九华山下旅游综合体等亿元项目38个,推动建设皇冠假日酒店等亿元项目22个,建成运营牯牛降聚龙大酒店、文宗古村等亿元项目14个。
不断提档升级的民俗体验、民宿餐饮、娱乐设施,日益丰富着池州的“旅游+”新业态,让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有“底气”,也让池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周末想带孩子逛一逛,也没啥地方可去,现在有了星空之城天文研学基地,就不用愁了,家人们玩得都很开心。”中秋国庆假期,新投入使用的旅游项目——东至县星空之城天文研学基地“出圈”爆火,成为“亲子游”领域的“新晋网红”,东至县尧渡镇居民李莉对其赞不绝口。
一个个文旅项目不断刷新“进度条”,侧面反映的是池州重视招商引资、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细化产业扶持政策29项,兑现奖励余万元;召开土地、金融要素保障会20余场,协调用地余亩;文旅企业融资贷款近三年年均增长25%……数字无声,却能感知池州文旅产业愈加强劲的脉动,池州旅游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为魂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悠久的历史馈赠了池州众多文化瑰宝,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汇相融,厚重与有趣交相辉映,为城市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记,成为集聚八方来客的亮丽名片。
“红色+旅游”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造红色文化展示馆、投资万修缮20余幢古民居……在石台县大演乡,有一个村庄名为“严家村”,游客们生动称它为“皖南深山里的一抹红”。这里曾是革命烈士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的途经之地,保存有完整的徽州民居古建筑、古祠堂、红军标语墙。几年前,村民们集体举家搬迁,建设“严家新村”,只为保护那些流淌在村庄血脉里的红色基因。
从“严家村”到“严家新村”,一个“新”字,映射的是红色资源的“苏醒”,带给这个小山村的是源源不断的人气。如今,该村农家乐有30余家,年均接待游客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万元。“红色文化和旅游相结合,能够让年轻人了解革命历史,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红色资源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材料!”红色文化展示馆内,一位来自江苏徐州的游客感叹道。
文化的赋能体现在与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的深度融合之中。除了“红色”在时间上勾勒的年轮,“农业+”“非遗+”“体育+”等也刻下登攀的足印,推动池州全域旅游“全面开花”,不断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立足“茶文化”,东至县创新推出“悠然东至鹤舞升金”文化旅游季之茶文化康养系列活动,品香茗、观茶艺、游茶园、购茶叶……各项活动应有尽有,邀市民游客亲身体验一场“接地气”的茶文化之旅;
——依托“傩文化”,贵池区鼓励民间老艺人们发起成立民间傩戏协会,组织农村各傩戏会开展每年一度的青山庙会和池州傩精品展演,让傩戏走出深山、流传更远。
——深挖“诗文化”,石台县集聚沿线文旅资源,以路引景、串景成线、连线成廊,着力实施《秋浦歌十七首》节点打造工程,吸引更多人“跟着诗仙李白游池州”。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文化赋能,瞄准全国市场,我市旅游业风头正劲,“山水池州·灵秀九华”旅游品牌越叫越响。
富民为本激活文旅增收新动能
从生态看池州,其“一颦一笑”存于名山秀水之间,让池州旅游有了更多的可塑性和选择性。如何更好彰显好山好水好空气好生态的绝佳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成为富民增收新动能?
池州给出的答案是:以打造绿色转型示范区和森林旅游新标杆为目标,主动融入长三角,深度开发森林康养、温泉康养、中医药康养等特色产品,培育一批以“硒”游为特色的“旅游+疗休养”“旅游+养老”的康养小镇、康养基地、康养庄园。
“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石台县一马当先,依托“山水土气”优势资源,聚力打造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中国生态硒都会客厅,着力建设白石岭、月形山等高端民宿产业群,以“硒”之名,引客入“石”。
“早就听说石台是富硒之地,这次过来确实感觉到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而且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特别适合康养,以后我会常来。”在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入口,慕名前来一睹池州旖旎风光的南京游客徐澈正举着手机拍下眼前的美景。“养心、养肺、养眼、养身”,游客对石台的褒奖发自肺腑。
坐落在九华后山的青阳县朱备镇将军村以改治村、以美扮村,全力打造原汁原味的山野休闲民宿,年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年营业额达万元,真正实现从旅游到旅居的转变,让民宿经济成为农户增收的“新源泉”。“游客的涌入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生活越来越有盼头。”站在自家农家乐门前,村民汪来友一边招揽顾客进店,一边笑着说,“我们这儿云海、石海、林海、竹海、花海、水海应有尽有,欢迎大家一一打卡。”
一步一景、一村一韵、一山一画卷,织就了池州森林旅游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锦绣缎带。绿水青山中,30余条富硒康养旅游线路串联起沿途景区景点,带动沿线村集体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靠着吃“旅游饭”鼓起了“钱袋子”,让“全国首批森林旅游示范市”名副其实。
“长三角生态康养首选地、全国文旅深度融合样板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道其光,池州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巨轮已鸣笛起航,正朝着既定目标出发,奔向更加诗意的远方。
来源: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