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安徽实践

2022/11/18 来源:不详

寻常型白癜风图片 http://m.39.net/pf/a_4662959.html

「本文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安徽省气候温和湿润,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穿山甲、黑麂、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陆生脊椎动物种,红豆杉、银缕梅、长序榆、大别山五针松等维管束植物种。

安徽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托林长制改革,多措并举为野生动植物护航,生物多样性日益增强,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浙皖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巡护执法图片来源: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严格落实管护

作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安徽省充分发挥林长制改革优势,将全省多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纳入林长制保护范围,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网格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压实党委政府、各级林长和林业主管部门管护责任。

目前,安徽初步建立了行政管理和执法队伍,全省21个野生动植物资源重点分布山区县的乡镇林业站增加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职能,同时设立了个木竹检查站,建立了10个国家级、52个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不断加大源头和市场管理力度。

“浙皖两地签订了清凉峰一体化合作协议,实行联合执法。”安徽省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绩溪管理站副站长邵江山说,年中秋、国庆期间,浙皖联合执法共劝返私闯保护区驴友余人。

生物多样性保护,从根本上有赖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年,池州市成为安徽省生态补偿试点地区之一。“我们在池州市东至县和贵池区的6个乡镇流转了5万亩水田和塘口,累计发放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3万元,种植了苦草、莲、菰、荸荠等3.74万亩。”升金湖生态保护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勇介绍,这不仅解决了当地因“十年九灾”导致的收成缺乏保障的问题,还解决了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为候鸟提供了优质食物和栖息地。

年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摄影徐旻昊

科学繁育保护

11月24日,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工作人员正在为扬子鳄的转场越冬忙碌着。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秋末冬初,我们就会把生活在室外的扬子鳄搬运至恒温室过冬。”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章松说,扬子鳄将在室内冬眠4个多月,来年春天气温回暖,再将它们放回室外自然生长。

扬子鳄曾一度濒临灭绝,为保护好这一珍稀物种,年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建立。科研人员经过长期探索,成功破解了人工繁育扬子鳄的技术难题。如今,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扬子鳄人工繁育基地,人工繁育扬子鳄1.1万多条,年繁殖能力超千条。

为快速复壮野生扬子鳄种群,安徽省实施了扬子鳄保护与放归自然工程。-年,保护区共放归扬子鳄8条。

“近年放归的扬子鳄均经过了筛选、DNA遗传背景分析、野化训练等程序,并植入电子芯片。部分放归鳄还安装了卫星定位追踪器,以便跟踪监测其野外活动状况。”章松说,繁殖研究中心还开发了扬子鳄巡护系统App,在扬子鳄栖息地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配置了无人机、布设了红外相机和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立体监测扬子鳄及其栖息地状况。

除了扬子鳄,在安徽境内的长江流域,还生活着“微笑天使”江豚。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殷文格介绍,保护区内常年有50多只江豚生活。近年来通过人工辅助方式,保护区自然繁育成功7头江豚。为防止近亲繁殖,保护区还从湖北天鹅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2头成年雄性长江江豚。

安徽第四十届“爱鸟周”活动图片来源:网络

广泛宣传教育

宣城市峄山省级森林公园有一棵树龄年的胡颓子,虽已冬季,依然枝繁叶茂。森林公园生长着5万多棵树木,行走其中,随处可见朴树、榉树、重阳木等乡土树种。

时间回到16年前,峄山还是一片荒山。年,赵平决定把多年创业积累的财富都投入到这里,对占地余亩的峄山核心区域进行重点打造。多年来,大批珍稀树种在这里得到有效保护,森林公园也实现从无到有。

近年来,安徽省结合“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科普宣传活动周”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年,我们接到在宣城火车站中转的一名旅客的电话,对方称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鸟,希望有救护人员过去帮助。今年,我们已经接到了17起类似事件。”说起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宣城市宣州区林业事业发展中心邓文鑫颇为欣慰。

安徽省林业局局长牛向阳说,安徽省将继续坚持公众参与政府主导、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常规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构建全省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加强野生动植物繁育、培育技术研究,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作者刘倩玮章崇志陈瑶编辑王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