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合溪山曲径通初探贵池缟溪

2022/6/15 来源:不详

贵池有两条重要河流,一曰秋浦,一曰清溪。清溪河上游名曰白洋河,白洋河源头有二,一出九华山;一出缟溪至南山合流,又西汇为龙潭,达西华岩过大楼山,经桃波峡川之水注焉,至白洋南亩河之水注焉,又经南塘湾万罗山会诸水绕郡南门,为明堂水由清溪入于江。追根溯源,缟溪乃清溪河之源头。

缟溪,又作洘溪,其水源出九华魁山三根尖下,由众多细窄溪流汇聚一宽阔河道,曲曲折折奔向大江。宋陈岩《缟溪》:

风信吹凉入鬓清,悠然目送一鸥轻。

鸥飞不尽天回影,练色波光曳曳明。

丁永清/摄

缟溪距贵池城五十公里,位于安徽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源溪村。出贵池南门沿齐石公路前行,途经里山、潘桥、姚街、刘街转到源溪村。

缟溪以曹姓人居多,故名缟溪曹。曹氏并非贵池土居氏族,他是北宋初年由河北灵寿县迁徙于贵池的。北宋开宝七年()灵寿人曹彬任征南统帅,将兵十万,越过池州人樊若水设计构建的采石浮桥,攻破金陵灭了南唐,成为北宋开国宰相。宋仁宗天圣年间(—),其堂弟宋代名臣、被封为韩国公曹利用为人所诬陷,自缢而死,其长子曹清由泉州刺使被贬为彭泽令。

北宋天圣七年(),33岁的曹清左迁赴任,途经贵池南部深山中的龙舒河畔,在被诗仙李白吟咏“何处夜行好,明月白笴陂”的白笴陂(又名震峰,今棠溪镇曹村),因钦慕元亮(陶渊明),想起李太白,便弃官遣家筑巢隐居于此。曹清易号“怀陶”,将白笴陂易名“怀陶里”,意在以陶渊明为榜样,归隐田园山庄。曹氏重修之《礼和曹氏宗谱》记载:曹清,字立甫,幼颖迈,工诗。天禧初任秘书郎,迁著作郎、起居舍人,出知泉州,改彭泽令。慕元亮之风,赋怀陶诗,拂衣望九华而溯源秋浦,至北笴陂,卜居震峰山下,遂名立,号怀陶,终隐焉。乡人贤之,以其祖,谏公为崇义,使高隐异世一辙,因名曰崇义乡,祠祀紫薇山。

曹清在白笴陂插柳成荫,瓜瓞连绵,后代兴旺发达,至南宋中期,怀陶里已成名门望族,被世人称为曹村,曹清遂成贵池曹氏始祖。南宋末,曹村人口众多,弹丸之地已经容纳不下了。宋曹明千《曹氏分迁缟溪谱序》:我父丙一府君,屡以“仕宦难久历,山居乐无休”二语谆谆嘱我后裔。余之从礼和卜宅于凤凰山之前麓也,非有仁里可依,亦非慕形家言有所觊觎于他日也。念吾礼和聚处,丁繁族大,亦几居无旷土,若不早为宣理之计,将子姓蕃衍保无人满之虑乎?

吴平安/摄

宋末,曹氏第十七世孙曹明千,移迁到距曹村20余里溪水澄澈明净,逶迤如绢似练的缟溪畔,安家立业,成为缟溪始祖。曹明千有《口占二首以示余志》诗,其一曰:

回合溪山曲径通,凤山藏在万山中。

既开平阪迎东水,更列横峦障北风。

我卜我居欣得此,惟期世世咏斯螽。

其二曰:

标名原不若埋名,莫谓斯言是矫情。

好水好山长足乐,良知良贵自多荣。

堪怜奔走权门者,宠辱由人梦亦惊。

《曹氏分迁缟溪谱序》:“爰是踪九华西偏,依山傍水,迤逦至此,忽开平洋大阪,周围约数里许,左右有溪,冈峦环绕。”遂迁居于此。溪水缟洁,因名“缟溪”。曹明千定居于此,希望曹姓族人“不愿仕宦钟灵起,只愿裔孙获荫绵。第令朴者耕,秀者读,父言慈,子言孝,宛然礼让成风。”

溪水缟洁,因名“缟溪”

缟溪自九华西偏发脉,绵延磊落十余里而来,顿起凤凰高尖,其龙突兀直下结为村基,开一平洋大阪。周围数里许,峰峦耸翠,溪水萦环,确实是一钟灵秀毓之地,此后缟溪曹氏也人丁兴旺,贤才迭出。

乾隆二十九年重修《礼和曹氏宗谱》载二十九世孙:曰瑛,字渭符,号恒斋,康熙元年壬寅生……自成童时,即以诗文见重当柱,于康熙三十三年得遇翰林侍讲米讳汉文以博学鸿儒特荐,蒙圣祖仁皇帝恩旨,召入廷试,即赐为内廷翰林,着在御书处、南书房、养心、武英等殿,日与众大臣校对各种御书。曰瑛“纂修缮写为独多”。后官翰林院待诏、大理寺司务。曹曰瑛(-)工书擅诗,“扬州八怪”之一高翔的画作《樊川水榭》有曹曰瑛题款,康熙知府马世永所修《池州府志》,曹曰瑛曾作序。

曹曰瑛手迹

清《杏花村志》载其两首:《杏村先生小像题句》:杏村深处卧烟云,把酒含毫兴佚群。万树年年抒碎锦,一天春色入奇文。《雨中过杏花村》:冒雨山行渐近城,酒旗依旧树梢横。杏花未解怜归客,秋日村边不肯生。曰瑛还有《罗刹矶挽黄侍中》诗:两地同心赴碧流,一门大节足千秋。援戈力尽难回日,蹈海身轻学泛鸥。罗刹烟波供俎豆,塞洪风雨泣松楸。只今怒浪东奔急,犹带兵声撼石头。

曹曰玮墓

其弟曹曰玮,得中“甲戌科武进士第一名官至陕西与汉总兵官。”曹曰玮(-),字继武,康熙三十二年顺天癸酉武科乡试解元,康熙三十三年甲戌武科状元,初为二等侍卫,后官至陕西兴汉总兵,带左都督衔,曾著书《武经七书汇解》。康熙四十五年()殁于山西兴汉总兵官任上。乾隆《池州府志》卷48“武勋”载:“四十五年春,即擢陕西兴安、汉羌等处挂印总兵官。时汉江暴涨,州城被水啮尽圮,曰玮至官,日督军士昼夜巡防,致感寒疾卒,年三十六,上闻悼惜,赐祭葬如例。”康熙帝“赐祭葬并入乡贤祠”,并令江南布政使参政卢腾龙代表皇帝主祭,葬曰玮于池州府东南下湖西(今碧桂园附近)。其夫人刘氏及六岁的儿子允耀,仍进京城归皇上所赐的府邸居住。后因城市发展建设,状元墓迁葬齐山。

从《曹氏宗谱》“缟溪村阳基全图”中,可以看到村中央建有曹氏宗祠,祠悬“状元及第”匾额,两旁是“会櫆”“解元”。

万担山

源溪村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其自然风光更是秀丽奇异。三面环山,居中一马平川,阡陌沃野、东依九华山脉,登山可达九华山“三天门”,与青阳南阳山水相靠,近有太平天国军垦万担山,远有老山。万担山乃土山,苍翠碧绿,是太平天国部队攻打安庆,久攻未克,来到源溪休整,为解决近万人吃粮问题,在此垦山种粮,梯田满山,每年可收万担粮,故名万担山;老山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层峦叠嶂,峻峭挺拔,峰顶有三根直插云霄的山峰,俗称“三根尖”。传说新罗五子金乔觉渡海来华,寻找道场,到达现在三根尖的山峰,山上僧人听说新罗王子到此,都前来相迎,并在山峰上谈佛论经,其中有三人站立,二人坐着。现在远观,的确三石矗立二石卧倒,故称“五僧谈经”。“三根尖”旁有一峰为黄崖绝壁,海拔多米,壁立如屏,山间巉岩峭壁,壁下沟壑纵横,怪石林立;山涧实为一峡谷,松飞瀑泻,溪流叮咚,清脆悦耳,漫山松竹,风起过婆娑起舞,雨后白云袅袅,煞是惊心动魄。

黄崖绝壁

村西,曹姓祖先植两片水口林,称大、小“样林”。有青檀、樟树、黄连木、银杏、槠树、金钱松、棠棣、柳、枫香等,并订下严厉的“族规”,不许子孙砍伐,因此数百年来,此地林木高大幽密、茂盛葱茏。古时水口林是为彻底扼住水口,增加水口的锁钥之势而建的风水树。不仅聚财聚气,防风挡沙,更是营造了绿树成阴、空气清新良好的景观。以围蔽屏障形式将村落给予庇护。水口作为村落出入口,空间上欲扬先抑,开合有度,富有节奏韵律,景观上溪水潺潺、林木娑影、风光宜人,在古代还有防卫、定界、导向及聚会作用。水口风水在古代被视为是财富的象征。

水口林

村中有一棵千年银杏树,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树干粗处直径近2米,树高数丈,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古银杏,号称千年银杏王。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价值。

千年银杏王——李学铭/摄

银杏树又被称为“中国的菩提树”。“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菩提树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植物,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很难自然成活。所以人们就以适应性强、秋季满树黄叶的银杏树取代菩提树,在我国各地佛教寺庙、故村落广为栽植。因为银杏有着浩气,昭示着灵气的生成。

另外银杏树还有抗核辐射的能力。二战时,美国空军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在年9月对核爆中心附近的树木等植物进行调查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一株银杏树是经历了核爆洗礼后最先恢复萌芽的植物,并且没有发生畸形!该银杏树离核爆中心仅1公里远,现在它被尊为“希望的使者”!

也许,这就是村中有很多长寿老人的缘故。

社树

距离银杏树不远的村东头还有一棵奇树。是青檀和桠枫合株而为一干,先是两棵树并肩而生,继而合抱成长……当地村民尊其为“神树”,也是每年村上唱傩戏,把它作为神来祭祀的“社树”,村民又称为“连理树”、“爱情树”,他们在此求子祈福。

《礼和曹氏宗谱》记载,缟溪古有八景:凤凰高冈、猿猴峭壁、钱家古井、沙门旧刹、白云洞、燕儿洞、盘水岩、清溪石。

凤凰高冈阳宅坐镇,下有甘泉,前结虎形,人形祖墓。曹持(文学)有诗:思皇多士日,有凤鸣高冈。瑞启文明盛,翼冯足纪纲。我公来相宅,山势亦相当。下涌泉堪汲,前行玉可藏。吉人常协吉,奕叶永光昌。

猿猴峭壁壁立千仞,山顶石如鹰击,下有流黄菜,甘美异常,他处无有,四月生。曹德辅(庚午乡荐)有诗:峭壁耸然立,攀援未易升。捷腾林下狖,奋击岩头鹰。美蔌无他植,流黄显异能。至今三四月,时荐谨于登。

钱家古井在凤凰山下,甘香湓溢,稻田赖以滋灌。曹文固(太学)有诗:在昔钱家井,今为曹氏居。埋沙多寿考,植橘自丰余。不比耳先竭,还因香可茹。稻田资灌溉,郑国漫穿渠。

沙门旧刹四方高,中央下,案山面立,在凤钟二山之间,名贤悉读书其上。曹德润(文学)有诗:名胜浮屠徧,其居亦可庐。凤翔留影界,钟覆法云墟。堂纪昭臣愫,卷阿表圣誉。吾儒原有戒,专致莫崇虚。

白云洞旧云“鼻儿洞”,一日光国公游其处,忽现水滴“白云洞”三字,遂以显名。洞深约30米,东、西皆可出入,洞内有隙凹处,宽约二米,旧有石龛,供奉观音菩萨,供案两侧石刻楹联:“婆心活现千江月,香气氤氲一洞云。”,供案后镌字“大清乾隆乙丑年制”。曹炳文(癸酉乡荐)有诗:水龙有古洞,二窍直通天。拟鼻形堪肖,留云实宛然。神工输造物,嘉号重名贤。溜滴诚灵幻,至今字蜿蜒。

包柳霞/摄

燕儿洞大旱求水輙雨,豁时可进三五里许,奇景目不睱给,冬温夏凉。有水自洞中深潭中流出形成一条的约2米宽的河流,在缟溪金和缟溪曹之间汇入白洋河,因常年流水,故洞内深潭村民称为龙潭,洞也称为龙洞。洞口上方石壁有摩崖石刻,岁月久远,漫漶不清,仅可辨:四季可人,欣感发仍生酷暑,一岁皆春,羡阳和独聚严冬。上题横幅:奇境天开。曹文超(优荐)有诗:洞名飞燕子,其实隐神龙。旱虐堪求助,干时可问踪。燠寒殊气候,膏泽庆崇墉。霖雨苍生者,游观兴转浓。燕儿洞西侧古时曾建有文昌庙,并设文孝昭明太子神位,惜毁于清咸丰年间。村东还有一个仙姑洞,每年正月徐村柯朝社傩队必须要到洞口献供揖拜……

盘水岩水盘绕岩,下缟溪地户。曹德润(文学)有诗:白笴有盘山,缟溪有盘水。山盘水萦回,水盘山旖旎。我鄙形家言,否否亦唯唯,胥原古公刘,逝彼曾尔尔。

清溪石光莹洁白,隐见随时。其实就是方解石。曹文超(优荐)有诗:清溪有白石,皎洁绝人区。自矢贞难掩,宁从世所趋?有时遭浸没,沉默甘如愚。一旦乘时见,观游忽载涂。晦熙虽异候,操介总无殊。吾亦行吾素,冥心欲与俱。

阮静如/摄

缟溪碓声据村里老人说,源溪村还有一景——缟溪碓声。溪流之上,每隔二三里便有一茅庐,内置磨碓,水磨转动,碓声笃笃,溪流湍急时如鼓号齐鸣,万马奔腾;舒缓时又如细雨更漏,絮絮娓娓。明月当空,万籁俱寂,静心听碓,感慨人生,也不失为一次心灵的洗礼。随着村落的发展,如今源溪已难觅碓影。

吴旭东/摄

优美的自然环境,清翰林院待诏曹曰瑛在缟溪筑屋长居,并做《缟溪筑屋书怀》两首:

环合溪山觅径通,诛茅喜在故园中。

忽经三世百年客,小筑千峰半亩宫。

入世繁华原幻梦,传家耕凿有淳风。

奉亲倘获长居此,日侍琴书乐未穷。

渐开三径九华西,子舍书堂取次齐。

过雨芙蓉当户秀,近溪鸥鸟拂云低。

衣冠镇日留虚榻,丘壑随时信短黎。

此境颇宜疎懒性,迳辞车马恋幽棲。

源溪村民俗内涵丰富。至今依然保留着绵延了数百年的“抢灯伞”、“朝社树”等罕见的民俗。每年的正月十三按时举行,这是一种乡民希冀“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古老傩俗。当日旗伞遮云,锣铳震天,灯笼灿如霞,老幼嘻闹喧,傩腔悠扬,古舞翩跹,整个村庄笼罩在浓浓的神秘、祥和、欢乐的气氛中……

有关源溪傩,因其傩仪、傩戏、傩俗繁多,合适时机撰文详叙。

源溪,钟灵毓秀,胜景天成、人文蕴深,如同尘沙里的珠玑、面纱下的璞玉、藏在深闺里的美人,相信在有识之士的宣传和打造下,将会成为贵池古村落文化旅游链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