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以后,戏曲文化得到发展机遇,有更多的

2024/8/10 来源:不详

如何根治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6159813.html
清代乾隆以后所称的徽班,是指以石牌一带的艺人为骨干的原安庆府属各县戏曲艺人组织的班社。所唱以吹腔、拨子、二簧为主,也兼演一些昆腔戏,这些戏班在安徽省内演出,各有戏班名号。继元、明时期南北曲在江淮两岸汇合交流,明末清初,北来的梆子声腔又在江淮之间与青阳腔、昆曲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并掺入当地民间文艺成分,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品种,也就是由徽班推出的徽调。所谓“徽调”,是指打着安徽地方烙印的吹腔,是在青阳腔滚调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和民歌的成分,加以糅合而成。从安庆走出的徽班,不光演唱徽调,还唱昆曲等外来声腔。可以说它是一种南北兼容,花、雅并用,博采众长,雅俗共赏的演出团体。由于徽班足迹遍及全国,徽调也就影响到南北各地的许多剧种,如粤剧、桂剧、闽剧、滇剧、湘剧、莱芜梆子等等,并孕育出遍及全国的京剧。清道光以后,二簧与西皮相结合在北京地区形成了京剧。二簧、西皮的结合当早于三庆班入京的时间。从上海图书馆善本室收藏的《乾隆三十九年巧月春台班剧目》看,该班既有唱二簧的剧目,也有唱西皮的剧目。还有二簧和西皮兼唱的剧目。嘉庆、道光时人叶调元又在《汉皋竹枝词》中写道:“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簧。”咸丰、同治间二簧、西皮的结合产生了新的成果,即京剧前身的皮簧戏。咸丰之后,人们所称的二簧,是包括西皮在内的皮簧戏,也就是进一步吸收发展了新徽调。晚清时期,以徽调为主在北京地区形成的京剧流入安徽。民国《芜湖县志》卷八《风俗》载:“光绪初元,城外开设茶园,仿京师卖座收价,至马路开辟则梨园歌馆,弦歌不绝,然不外京调秦腔。”安徽宗族与傩戏演出活动,明清时期,安徽宗族除了参与上述各类戏曲演出活动以外,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演出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傩戏表演。一般认为,傩戏是从古代的傩仪、傩舞演变而来,演出带有驱邪祈福的目的,表演时演员要戴面具。嘉靖《徽州府志》卷二《风俗》载有当地居民“设俳优狄鞮胡舞假面之戏”的活动。另据康熙《太平府志》卷五《风俗》载:“里傩,昔方相氏蒙虎目以逐疫,其流为当涂之脸神。”安徽傩戏是宗族内部开展的一种既娱神又娱人的演唱活动,主要流行于皖南。傩戏表演场所为各宗族祠堂,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人日(初七)至元宵,演出场次有两夜、三夜、四夜不等。由于傩戏是在宗族内部世代相传,加之活动范围、演出时间有限,不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故其表演程序、声腔、剧目等相对稳定。安徽傩戏以贵池傩戏最为有名。在贵池傩戏中保存有“迎神下架”、“送神上架”等仪式和“舞伞”、“打赤鸟”等舞蹈节目。演出剧目的脚本多为宋、元间流传下来的旧本,也有一些是从“说唱词话”移植而来。明清福建地区主要剧种剧目福建也属于戏曲大省,剧种多样,传统深厚且个性鲜明。《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中载有剧种26种,剧目多达个。明代福建的戏曲演出活动明中叶以后,弋阳腔、昆山腔、四平腔等影响广泛的声腔系统相继传入福建,与福建各地的戏曲声腔相互吸收、融合,产生出多种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声腔剧种。影响较为广泛的有: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两县及闽中、闽南等兴化方言地区的兴化戏,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的梨园戏,源于广东潮州和闽南云霄、诏安、平和、东山一带的潮音戏。演出剧目方面,兴化戏除了经常演出宋、元南戏剧目外,还大量搬演外来声腔的剧目,吸收不少外来唱腔。表演上出现了固定的程式,脚色行当、服饰、脸谱也有了较大发展和丰富。梨园戏吸收了部分温州南戏和明传奇剧目,编演了以泉州民间传说为题材的戏文,尤以“下南班”的剧目居多。这时的梨园戏从剧本到音乐唱腔已经发展成比较成熟的剧种。《荔镜记》自流传以来,屡遭官方禁演。据载:“厦门前有《荔镜传》,演泉人陈三诱潮妇五娘私奔事,淫词丑态,穷形尽相,妇女观者如堵,遂多越礼私选之案,前署同知薛凝度禁止之。”然而,官府的禁令并没能让《荔镜记》禁绝,反而在民间广为流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